近日,我校新学期大学生竞赛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我校大学生竞赛工作成绩,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回首2021至2025年这五年,是广东金融学院大学生竞赛工作从分散探索到系统重构、从自发参与到有序引导、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的关键五年。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校大学生竞赛工作成效显著,累计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项548项,省级奖项1701项,获奖总数达2249项,生动诠释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育人理念,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体制机制重构:夯实竞赛工作“四梁八柱”
过去五年,尤其是2025年,是我校大学生竞赛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里程碑”之年。面对前期缺乏统一管理办法和统筹协调机构的实际情况,学校于2025年4月3日正式印发 《广东金融学院大学生竞赛管理和奖励办法(试行)》(粤金院〔2025〕34号),并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和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大学生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这一顶层设计的确立,标志着我校竞赛工作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学校根据教育部竞赛目录和学科特色,首次明确发布了包含70项竞赛的《广东金融学院大学生竞赛项目目录》,为师生参赛提供了清晰指引。
新的体制机制明确了“领导小组统筹、竞赛办协调、组织单位主管、承办单位落实、二级学院主体”的五级工作责任制,使职责分工更为明晰,部门协同更为顺畅。
在资源保障方面,2025年学校单列竞赛专项经费206万元,为竞赛的组织、培训、参赛和奖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各单位的积极性。
二、贯彻“五育并举”,竞赛成果百花齐放
五年来,我校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崭露头角,参赛项目广泛覆盖德、智、体、美、劳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五育并举”的育人成果。
在德育方面,我校学子在法治与人文素养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在全国财经高校法学教育论坛暨法律职业技能大赛中,2022至2024年连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2024年再次斩获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6项;在2023年“国研杯”全国大学生宪法知识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体现了广金学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在智育方面,我校学子在多项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2021年至2024年在“智盛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大赛中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共计7项;2022年至2024年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共计6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2021年至2024年累计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2025年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在“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2025年获得国家级三等奖9项。这些成绩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
在体育方面,我校学子在广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勇夺2金3银。国际教育学院蔡忻伦同学包揽男子100米蝶泳和200米个人混合泳双项冠军,被誉为“广金飞鱼”;女子足球队在强手如林的省大运会赛场上勇夺亚军,创下校史最佳战绩。
在美育方面,我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表现优异,2021年至2025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6项;在2025年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彰显了学校文化育人、美育浸润的成效。
在劳动教育方面,我校着力推动创新创业实践与创造性劳动培养深度融合,围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学创杯”等顶级双创赛事,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在校第三届金融科技创新系列竞赛中,来自全校各学院的500余名学生组成152个团队参与角逐;在2021年“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各学院学子也踊跃参与,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2024年,我校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2025年信用管理学院和经济贸易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中分别斩获银奖和铜奖。
这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现了我校“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的实践成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产教融合与二级学院特色发展
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推进“以赛育人”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竞赛文化。京东数智现代产业学院2024级数字经济创新班学生在多项全国性专业赛事中表现突出,先后斩获三项重要奖项。2025年,该院学生在“京东物流杯”全国智能供应链大学生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岭南荔枝节乡村振兴校园电商直播大赛中摘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实验教学中心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联合清远校区管委会、校团委,依托两个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全力办好金融科技系列赛事。经过三年培育建设,该赛事深受学生喜爱并得到广泛参与,表明学科专业竞赛已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出新招见实效,2025年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自新的体制机制运行以来,2025年的竞赛工作呈现出新气象、新成效。
承办工作有序推进:根据目录,本年度应承办竞赛70项。截至推进会前,已有44项竞赛顺利完成或正在进行,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
激励政策及时兑现:在对学生奖励方面,学校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据统计,2022年至2024年期间,仅“学生科研创新奖”一项就累计发放奖励金额近190万元,惠及学生1279人次。其中,2022年发放37.49万元,奖励242人次;2023年发放55.66万元,奖励390人次,奖励金同比增幅达48.47%;2024年发放85.35万元,奖励647人次,奖励金同比增幅进一步攀升至53.34%,呈现出奖励规模和受益面持续快速扩大的良好态势。2025年上半年已发放学生竞赛奖励57.31万元,全年有望再创新高。这些实实在在的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子参与竞赛、勇于创新的热情。
推进会凝聚新共识:与会人员围绕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此次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强化了部门协同,达成了“凝心聚力,以赛促学”的广泛共识,为下一阶段我校大学生竞赛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规划了路径。
五、展望未来:从赛场到学业的价值迁移
当前,我校正处在“改大申博”的关键时期。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将竞技中凝聚的奋斗意志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校党委书记李建军在学校2024年第三届金融科技创新系列竞赛颁奖大会上就曾强调,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拔尖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比赛不仅考察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技术应用能力,更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团队协作与业务场景创新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校长易行健指出,高水平学科竞赛是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平台,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学校将高度重视,将备赛工作融入日常教学与科研,推动跨学科协作,确保“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落到实处。后续学校将完善顶层设计与资源保障。指导教师团队需精心组织选拔与系统培训,帮助同学们夯实基础。期待大家以最佳状态投入竞赛,展现我校学子的优良风貌,力争取得优异成绩,为校争光!
以荣耀为帆,向未来启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金融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大学生竞赛以“量质双升”为目标,持续深化“全过程培育”“全流程宣传”和“多维度激励”体系建设。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春华秋实。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在专业竞赛中的卓越表现、女子足球队在省大运会上的历史性突破、学子们在金融科技赛场上的创新成果……这些片段共同绘就了广东金融学院五年来立体而生动的育人画卷。
随着学校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拓展产学研合作平台,广金学子必将在更广阔的赛场上展现风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